2023年3月6日至11日,我馆民族文化研究部工作人员赴德保县拍摄“清水木偶壮剧团”纪录片。
德保提线木偶戏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主要以演出壮剧剧目为主,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艺术,有着独特的题材、表演、唱腔、演出习俗等。
德保是壮剧艺术之乡,“清水木偶壮剧团”演绎的提线木偶壮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,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,剧团以演员和乐队为主体,是一个自发组建并自主管理的戏剧演出团体。团长黄体性介绍,德保“清水木偶壮剧团”成立于1996年,共有演职员26名,最大年龄70岁,最小22岁,共排演了36个剧目。据说德保提线木偶戏始于宋朝末年,清代进入鼎盛时期,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。德保提线木偶戏也叫“堤头戏”,曲牌主要有《平板板面》《梳妆调》《仙班》《八音》。唱腔主要有《平板调》《平叹调》《采花》《喜调》《哭调》《古诗调》《鸿鹄调》《散板》《巫伦》等。以马骨胡为主要伴奏乐器,其他伴奏乐器有二胡、中胡、土胡(低音二胡)、三弦或秦琴(弹拨乐类)、笛、木叶哨、唢呐、钹等民族乐器。表演语言采用德保“壮话”,对白分有道白、韵白、快板。不同历史人物以及不同的人物类型都有不同的脸谱样式,脸谱谱式有一定格式,忠奸善恶,男女老少各有特征,一人或多人共同表演,念白以及唱段采用现场配音的形式。
本纪录片旨在对民间剧团历史传承和发展进行拍摄,通过访谈和跟拍记录“清水木偶壮剧团”在民间生存发展状态,展现民间艺人的文化创造力。
(文:王玉成;图:胡顺成)
|
|
|||||||||||||
![]()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3号 |
桂ICP备10001057号-2 总浏览量: 4565215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