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6月16日至17日,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•广西卷》编纂专家评审会议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召开,自治区民宗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翚永红主持会议。民宗委社会发展处副处长周世相、二级调研员赵辉及评审专家出席会议。
会议传达了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图谱编纂工作有关文件精神,集体学习了《〈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〉编纂工作指南(修订)》有关文物遴选原则的部分章节。会议指出,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,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(区)。挖掘和弘扬广西民族文物的价值,有助于推进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事业。会议强调要以认真的态度,专业的素养,高质量做好评审工作。
截至2022年5月,共收集汇总全区各地市推荐入编文物共1504件(套、处),其中不可移动文物263处,可移动文物1241件(套)。评审会依据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编纂指南》的分类原则,将收集整理的推荐入编文物条目分为不可移动文物、陶瓷器、金属器、竹木牙骨角器、石质物、纸质物、服装织绣品、乐器法器、杂项共九大类,组成三个专家组分组评审。专家们严格按照编纂工作标准与要求,坚持思想性、专业性、完整性、时代性原则,对推荐入编文物目录进行认真审议,逐条提出遴选意见并提供了增补部分文物条目的建议。
会后,广西民族博物馆根据会议意见修订完善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•广西卷》文物遴选目录,按标准格式上报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•广西卷》编纂工作办公室审定。下一步,广西民族博物馆将组织启动文物摄影、文物词条撰写、实地调查研究、英文翻译等内容编纂工作。
(文:马卫红、黄世棉;图:林宇昊、李霞)
|